|
導讀:新浪新聞在客戶端內上線“明日頭條”功能,slogan是“你期待的才是頭條”。明日頭條在新浪新聞客戶端中沒有特定的入口,而是放置在首頁的信息流中。 今年3月的最後一天,知乎“重磅發布”了一款新產品,名字叫做“明日頭條”。不過到了第二天其便宣布這僅僅是愚人節的一個玩笑。 沒想到,八個月後,這個梗被新浪新聞接了下來。 昨天,新浪新聞在客戶端內上線“明日頭條”功能,slogan是“你期待的才是頭條”。 這個名字,加上這句slogan,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另一款新聞產品。 對此,張一鳴在新浪網副總裁鄧慶旭的朋友圈動態下麵喊了一聲:暈。 (圖片來自微博@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台) “頭條”一般指代的是重要新聞,而新聞一定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,“明日頭條”是怎麽一回事呢? 經過體驗,刺蝟君發現,所謂“明日頭條”原來真的是明天要發生的事情。 明日頭條在新浪新聞客戶端中沒有特定的入口,而是放置在首頁的信息流中。 打開新浪新聞客戶端,將首頁信息流向下滑動,便會看到“明日頭條”的信息欄。在這一欄中,消息以卡片形式展示,點進去即可進入明日頭條的頁麵。頁麵中的信息都是有關第二天要發生的事情。 比如在27日的“明日頭條”裏,幾乎所有消息都是關於第二天要進行的節目或者活動:28日要上線的一檔視頻節目預告、易烊千璽28日的生日會曝光照片、將要在28日對戰的NBA比賽預告等等。 難怪有微博網友評論說:“這不就是節目預告嗎……” 或許是剛剛上線的緣故,經過使用發現,明日頭條欄目內的信息是固定的,在不同手機的客戶端內展示的信息也是相同的,而且信息數目不多,27日的明日頭條隻有10餘條信息。 等到第二天,昨天的“明日頭條”頁麵就會整體變為“今日更新”,以卡片的形式放置在新的“明日頭條”之後。刷完最新的明日頭條,可以緊接著跟進一下昨天看到的頭條新聞進度。 與此同時,第二天的信息數量和類型相較於第一天也更為豐富,除了預告形式的消息,也有常規的社會新聞和娛樂新聞報道。 看起來,明日頭條的產品形式在當下主流的新聞應用中並不多見。雖然在內容本質上沒有太多的創新,但是主打消息預告並且設置跟進的形式也算新穎。對於新浪新聞來說,這次明日頭條無疑是內容表現形式方麵的一次創新嚐試。 從最初單純的新聞分發,到後來的個性化推薦,再到音視頻等資訊形式的加入,內容的形式不斷進化創新,新聞客戶端的玩法越來越多。 根據現在新聞資訊移動客戶端市場上主流的幾款App,刺蝟君為大家盤點一下在新聞資訊領域,除了簡單的圖片加文字,還有什麽樣的呈現方式。 個性化推薦 在今天,隻要做內容,不管是新聞還是其他資訊產品,個性化推薦基本成為了標配。而說到個性化推薦,一定要提到今日頭條。 成立於2012年的今日頭條以個性化的算法推薦被用戶熟知,5年的時間,其打造出了一款日活躍用戶超過1億的新聞App,靠的便是完全由機器算法為用戶推薦新聞的功能。 個性化推薦通過大數據加人工智能的結合,為每一個用戶推薦不同的內容。有人說,機器會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,因為你喜歡看什麽,它比你更清楚。 感興趣的內容源源不斷,用戶也得以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新聞閱讀上麵。而這種靠機器取代人工進行內容挑選推薦的模式更讓很多人感慨“老編輯已死”。 個性化推薦帶來的效果顯而易見,緊接著諸多新聞App也加入了個性化推薦的戰場。 在目前的幾款主流新聞客戶端中,對於首頁的信息流展示,大多采用了個性推薦的模式,每次刷新頁麵都會出現不同的消息。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訂閱自己感興趣的頻道,來閱讀針對某一領域的新聞。 微博化的“微資訊” 在移動端,短平快的文字內容向來更受歡迎,新聞也同樣如此。因此,類似微博那樣簡短的文字內容也開始在新聞客戶端內出現。 今年4月,今日頭條上線微頭條功能,用戶可以通過微頭條發布圖文形式的短內容。11月,網易新聞也上線微資訊功能,同樣也是在資訊內容形式上的一次新嚐試。 微頭條、微資訊這一類功能對於新聞App來說,除了作為資訊內容形式上的嚐試之外,更大的意義在於內容產品對社交方向的探索。新聞再多,對於用戶來說也是具有時效性的,怎麽讓用戶花費更多的時間在App上?社交或許是一個值得嚐試的方向。 從微頭條的發展看來,這次對於社交方向的嚐試目前來說是效果顯著的。在11月22日的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上,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趙添表示,未來一年,今日頭條將拿出400億流量扶持微頭條用戶。 短視頻資訊和直播 移動互聯網時代,硬件設備的迭代和網絡通信的技術進步促進了短視頻的發展。而短視頻對於新聞資訊表現形式的影響是巨大的。 根據企鵝智酷發布的《2017中國新媒體趨勢報告》顯示,對視頻類資訊的消費習慣在國內已逐漸養成。中國的資訊視頻消費滲透率達到了61.8%。 而對於視頻資訊的觀看,除了PC端的網頁,在移動端就是各個新聞客戶端了。在當下主流的新聞客戶端中,大部分都包括了視頻資訊的功能,而且視頻欄均放置在首頁的底部菜單欄中。在網易新聞的客戶端中,在視頻功之外還有直播功能。 不管是個性化推薦、微資訊,還是視頻、直播功能的加入,其實都是為了探索讓消息更容易抵達用戶的呈現方式。從最初的圖文消息到現在的視頻資訊,用戶對於信息的表現形式要求越來越高。 在呈現形式越來越多樣的情況下,圖文內容還能怎樣吸引用戶的注意力?明日頭條此時的出現,多少有點試驗的味道。 |
活过了4个年头的iQOO,居然要被vivo合并了?阿里组织变革,背后释放的三个信号阿里组织变革,背后释放的三个信号GL8跌落神坛,别克品牌的最后一块高地正在失守电动车时代,起亚能否被消费者再一次记起?大局已定!三大运营商2023年数据出炉欧司朗高品质通用照明解决方案从北京迁郑州! 河南9亿国资入股,这家“造车新势力”将搬家溢价近90%战投荣盛石化,沙特阿美的野心不止于此溢价近90%战投荣盛石化,沙特阿美的野心不止于此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lactation-consultant/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feng-shui-masters-charges/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self-study-korean/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free-psychology-course/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high-school-knock-success-rate/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tennis-course/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introduce-yourself-at-the-interview/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kindergarten-interview-questions/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saturation-of-speech-therapists/https://hkstudyroute.com/group-discussion-skills/